饭局上有人给你递“祸根烟”,不要客气,立即用3招怼回去!退休老领导讲完3个规矩愣了!
月光照在地上,像洒满了盐。小林的脸色苍白,如同夕阳西下的傍晚。小林的心情沉到海底,刚才在饭局上给领导递了烟盒里的最后一根烟,自己舍不得抽的好烟,结果被领导不客气地用手给推开了,领导脸上挂满了黑线,流露出一种嫌弃的表情,让小林百思不得其解。
小林从基层一线借调到单位机关部门已经一年多了,这不又到年底了,自己能不能留下应该有一个说法了,结果呢,在关键时候又惹领导不高兴,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呢?可怜的小林如同契诃夫小说小人物之死里的小职员,心事重重、步履蹒跚回到家。
退休老爸作为职场“老江湖”,一眼就看出儿子的心事。小林就把饭局上的尴尬遭遇讲给老爸听,老爸一听就跺跺脚说,你犯了抽烟上的忌讳,怎么能把烟盒里的最后一根烟递给领导抽呢?小林脸红脖子粗地解释道,领导要抽烟,我的烟盒里就剩最后一根烟了呀,难道我做的不对吗?
老爸叹了一口气说,也不能埋怨你们年轻人,因为你们在生活中、职场上不太讲究一些老规矩、老传统,但是你们领导是老一辈人,他们还是非常讲究规矩的,对一些礼节上的细节比较忌讳。当然了,你们年轻人只是不懂,并非有意,领导是不会计较的,但是,你们年轻人之间怎么打闹都可以,跟长辈交往还是要学一点老规矩的,不要犯忌讳!
【1】酒瓶最后一滴酒是福根,烟盒最后一根烟是祸根。
饭局上,我们经常看到酒瓶倒酒只剩最后一点点酒了,一般会给领导倒上,然后说,这是福根,祝您福如东海,源远流长。但是,在递烟这方面的讲究,正好相反。老一辈讲究的是:酒底为福根,倒给别人是敬意。最后一根烟为祸根,递给别人是坑人。正确的做法是,给人递烟的时候,看到烟盒里只有最后一根烟,要抽出来自己抽,并当众把烟盒捏扁,告知他人这是最后一根烟,不方便再发给别人抽了。
如果有人给你发了烟盒里的最后一根烟,要分三种情况、用这三招来应对:第一种,对方年轻不懂事,你可以摆摆手婉拒,说,谢谢,我刚抽过烟,现在歇歇,不抽了。第二种,对方是自己人,属于不懂规矩,可以私下指点他,不要给人发最后一根烟。第三种,对方故意把“祸根”递给你,你也不要客气,直接回怼,这支“祸根”,你还是自己留着享用吧。告诉对方,你的敌意,我反弹给你,让对方不敢越过雷池一步!
【3】烟盒里的第一根烟是龙头烟,不要递给别人。
老一辈的讲究比较多,年轻人之间不在乎,但跟老人打交道还是要尊重一些老规矩的。在抽烟这方面,还有一个说法是“不接龙头海底”烟,即:烟盒刚拆开的第一根叫“龙头烟”,剩下的最后一根烟叫“海底烟”。不接别人的“龙头”,不抽别人的“海底”,这才是人际交往上应有的尊重。如果有人拆开烟盒,抽出第一根香烟递给你,你要婉拒并道谢,这根“龙头烟”你抽,祝你龙运兴隆,好运连连。我接你下一根烟,沾沾你的好运。
【3】烟盒里反插的那根烟是“许愿烟”,不要递给别人。
有些烟民很讲究,喜欢拆开一盒烟,要留一根“许愿烟”。哪一根是许愿烟呢?我们打开烟盒,一般有三排香烟:第一排七支,中间六支,第三排七支。把第一排中间第四根烟抽出来,许一个心愿再“倒着”插回去,就根烟就是“许愿烟”。许愿烟不给别人,也不能提前抽掉,更不能留着不抽,一定要留着最后抽掉它,愿望才能灵验。如果有人递给你“许愿烟”,你要婉拒,开个玩笑,我可不是“如来佛”,虽然帮不了你的心愿,但我要祝福你心想事成!
常言道:酒品即人品,烟品见人品。年轻人普遍讨厌这些“糟粕”文化,但在现实中这些老规矩又客观存在。所以,大家不要过分在意这些“陋习”,也不必往心里去,但你能懂一点礼数,在跟年龄偏大的领导、长辈、客户打交道时就会显得职业素养高一些,被高看一眼。学会这些规矩又不是什么难事,多知道一些,难道不香吗?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